風波連連的第6季SBL已接近尾聲,不過是否有任何1位SBL主事者想過以下問題,包含下一季轉播該怎麼談?洋將條款如何改善?行銷公關接近停擺、票房數字直線滑落等等,答案都是「沒有」!
等到狀況發生時再思考怎麼處理,似乎已成SBL委員會「慣例」。本季轉播經歷緯來撤機與ESPN突然停播,卻沒人打算趕緊談好第7季該怎麼轉?與ESPN該怎麼共生共存?大部分人只想打完再說。
嚴格來說,這季轉播能確定播完,要不是籃協理事長王人達背書,及體委會主委戴遐齡強力要求,恐怕仍要籠罩在隨時停播的陰霾中。怎麼能好整以暇,等球季結束再慢慢談?
更離譜的是例行賽只剩3周,委員會尚未打算討論洋將條款。到底是要延續過去3季的後3名球隊可找洋將?還是全部開放都能找?或乾脆停止聘洋將來省錢?至今全沒答案,更別提沒錢找洋將的球隊該怎麼辦。
本來只開放後3名球隊找洋將的規定就很畸型,且就算擁有洋將名額,也不一定要找。造成過去3季SBL只出現桑德斯、湯瑪斯、艾倫與馬力豹4名正統洋將的詭異現象,這樣的洋將條款,還要延續下去嗎?
至於好不容易找來的SBL專屬公關公司到底做了什麼?想必球迷都有答案,早就利用各大留言板或籃球網站抱怨連連。儘管這一切是建立在欠缺行銷經費的無奈上,但有否真正「用心」在做,眾人都看在眼裡。
7支球團後援會幾乎陷入停擺,原本的球迷會、慶生會或公益活動都慢慢消失,就連販賣攤位都是時有時無。球迷想找到接近或了解球星的機會都沒有,大幅降低進場看球的意願。
以剛結束的台北市立體育館賽程票房為例,就算買1送1,就算紅館座位較少,也不至於平均票房只剩500人的慘澹局面。姑且不管到底多少人知道下周開始轉戰新莊,SBL主事者如果抱持這種「鴕鳥」心態,票房爛還是小菜一碟,SBL乾脆進入封館倒數算了!